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18年学术年会于2018年10月8-10日在西藏林芝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各有关院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山大学等30多家单位的170余位科研人员参与学术报告和研讨。会上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孙鸿烈院士和理事长姚檀栋院士为第十一届“青藏高原科技奖”10位青年科学家进行了颁奖;中国青藏研究会理事长姚檀栋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发虎院士、丁林院士、崔鹏院士等14位专家作特邀报告。本次会议设立了高原隆升与大陆碰撞成矿效应、地表圈层相互作用与远程效应、现代气候变化与灾害防治、冰冻圈与水循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人类活动与可持续发展6个分会场。
图为姚檀栋院士做特邀报告
图为陈发虎院士做特邀报告
图为丁林院士做特邀报告
图为崔鹏院士做特邀报告
青藏高原是众所周知的高寒地区,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在会上表示,青藏高原研究现在已经迎来新时代,未来将进入青藏高原研究的黄金十年。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轻、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以西藏和青海为核心,面积近260万平方公里。第三极则以青藏高原为核心,西起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东到横断山脉,北起昆仑山和祁连山、南至喜马拉雅山区,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影响20多亿人的生存环境。“从第三极向北极和南极延伸三极,是全球环境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系统脆弱区,三极地区环境变化又系统性地影响全球变化。所以,三极地区是全球环境研究的核心地区,也是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地区。”姚檀栋说:“青藏高原研究要走出青藏高原,拥抱全球。”
本次会议期间还同时举办了第二届青年科学家论坛,第十一届“青藏高原科技奖”获奖者白玲、陈建徽、戴紧根、胡军华、牛书丽、王磊、王伟涛、王小萍、王子谦、张克存等分享了科研历程和感受。
图为论坛现场
曾出资发起“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的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孙鸿烈院士长期关心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成才,他寄语道:“年轻同志的成长,第一要夯实基础。当我们进入某个领域要继续深入下去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需要补充上。第二要融入自然。尽一切可能抓住机会到野外调查、观测,要深入到自然,掌握数据和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再运用模型。第三是要作为终身的事业来投入。要做好青藏高原研究这项事业就要坚持不懈地投入。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成立于1990年3月,是由中国知名科学家发起,得到包括政府部门领导等多方面支持的综合性学术团体,是发展中国青藏高原科技研究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目前会员数量达1500余人。学术年会成为青藏高原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分享、交流科研技术和成果的重要平台。
图为全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