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科普精品

青藏高原,如何孕育中国?
发布时间: 2020-12-31

提起中国,人们脑海里会浮现沿黄河、长江辛勤劳动的炎黄子孙,一定还会联想到西部神秘的高原,陡峭的山峰、圣洁的冰川、无垠的沙漠,以及东部一马平川的绿色平原。

这恰好形象地勾画了中国最重要的自然地理特征:中国地形的三级阶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东部平原。

(中国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地貌格局,图片©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image.png

但是,早期地质时代,中国的古地理格局并不是这样的,而是东高西低。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得地形逐渐变得西高东低,造成大江大河水系向东流。

隆起的青藏高原,在其东南面形成湿润的季风气候,而在其西北面形成干旱气候。两者之间为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带,从而得以堆积和保存了易于侵蚀的松散黄土,形成黄土高原和农牧交错带。

黄土高原和中国中东部季风区黄河流域,肥沃松软的黄土地,催生了内敛和谐的农耕文明和中华民族;而中国西部半干旱-半湿润区的草原,则繁衍了各个时代的北方游牧民族。几千年下来,随着各民族的不断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大中华文明。

(西北半干旱-半湿润带塞北草原,图片©VCG)

image.png

01 青藏高原隆升前期:乾坤西东

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中国的地势东高西低。东部由于太平洋的低角俯冲挤压而隆起成高原,西部为特提斯海域所超覆,大江大河主要向西流。

整个中国基本都在地球固有的亚热带高空干燥下沉气流控制之下,形成醒目的亚热带副高干旱带,南北范围从北纬18度一直扩展到北纬38度左右,气候炎热干旱。风沙、盐湖和红色洪积洪泛平原横贯大半中国。 

(白垩纪早期中国地形和自然地理环境格局,黑色线代表中国现代轮廓,图片©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image.png

这个地貌格局直到白垩纪中期开始明显改变。由于太平洋板块挤压而加厚的中国东部岩石圈,下部因重量和软流圈中上涌岩浆动力化学侵蚀底劈而脱落,拆离沉入地幔中,岩石圈被减薄,失去支撑的上部地壳和岩石圈开始垮塌,地表高原坍塌。同时,约2400公里长的引发唐山大地震的郯庐断裂也逐步形成,强烈走滑,向北扩展,整个中国东部地区发生大规模区域性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活动。我们所熟知的黄山、泰山等著名山岳,就是这期间形成的花岗岩和火山岩受到后期季风降水侵蚀后的结果。

(花岗岩和火山岩侵蚀后形成的黄山,图片©VCG)

image.png

02 青藏高原隆升早期:胚胎初成

大约在5500万年左右前的早新生代时期,快速北漂的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然后持续向北挤进2000多公里,导致此处新特提斯海逐步关闭(但海水直到约3800万年前才全部退完),以及亚洲大规模的挤压变形和青藏高原逐步隆起。

首先是亚洲大陆南缘开始受到强烈挤压向北推进,地壳缩短加厚,地表开始隆起。冈底斯山和唐古拉山可能在早期白垩纪变形隆起的基础上,更加明显抬升,成为高山。但是,冈底斯山和唐古拉山之间仍为低海拔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湖泊广布,成为动植物繁衍的乐土。

青藏高原东南部被挤出和快速大幅度顺时针旋转,红河断裂开始强烈大幅度走滑,向东扩展可能导致了南海渐新世的逐步拉开和形成。高原北部也开始同步响应,早期山地开始缓慢隆升,周边新生代大型盆地形成。

中国西部副特提斯海,在全球早始新世高海平面和盆地沉陷联合作用下,海水进一步侵入到塔里木盆地中部和青藏高原西部。与此同时,深部地幔上部受挤岩浆可能向东运动,与太平洋板块下的上地幔岩浆形成联动,由东向西俯冲插入中国东部下的太平洋板块加速变陡、向东回撤,中国东部开始更大范围的显著沉降,早期高原已经彻底消失,形成中国东部一系列断陷盆地,由北往南如三江盆地、抚顺盆地、渤海湾盆地、南黄海-苏北盆地、合肥盆地、江汉盆地、洞庭湖盆地和鄱阳湖盆地,并且海水开始灌入这些沉陷盆地。

横亘中国的亚热带干旱古气候还没有改变,因而沉陷盆地无论在中国西部、中东部,还是青藏高原中北部范围,仍然全为盐湖,沉积了巨厚石膏和大量盐类矿产。

而中国南方云贵高原以南和青藏高原中南部已经被北进到亚热带南部的亚洲季风所覆盖,气候转为亚热带-热带湿润环境,湖泊、森林和沼泽密布,形成了后期的大量煤炭。

(始新世晚期(约4000万年前)的中国地理环境格局,图片©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image.png

但是由于青藏高原主体隆起不高,大型哺乳动物仍可以在高原南北自由游走。

(大型哺乳动物游走在藏高原南北地形断面上,图片©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image.png

03 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时期:呼之欲出

大约从晚渐新世-中新世初期开始(约2600-2200万年前),随着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挤压,青藏高原南缘不仅向北移动,而且中南部和广大北部地区也都开始显著抬升,喜马拉雅山开始强烈隆起,云贵高原基本形成。中国南方早期沉降结束,转为抬升,侵蚀形成南方美丽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和丹霞地貌丘陵。

(云贵高原喀斯特景观,图片©VCG)

image.png

太平洋板块也联动加速后撤,岩浆普遍上涌,日本海扩张拉开,整个中国东部转为区域性热坳陷,跨盆地超覆沉积了巨厚的新近纪松散沉积物,形成今天的中国东部各大平原。

亚洲季风显著增强北进,中国中东部亚热带干旱区消失,取而代之为温暖湿润的亚洲季风气候,森林、湖泊和泻湖泥炭煤层密布,大江大河东流,现代长江诞生。

(中新世早期(约2000万年前)的中国地理环境格局,图片©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image.png

与此同时,由于隆起的青藏高原对南来的亚洲季风和西来的中纬度西风的阻挡,西风被迫绕流形成高空下沉气流,以及中国西部的副特提斯海向西退出至塔吉克以西,中国西部和中亚的原亚热带干旱区显著强化,向北大范围扩展,形成地球上独特的亚洲内陆广袤温带极端干旱区。

(塔里木盆地克孜勒苏,图片©VCG)

image.png

04 现代地理环境格局形成:呱呱坠地

大约从800万年前开始,尤其360万年以来,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帕米尔和邻近天山、阿尔泰山强烈加速隆起。

(上新世(约360万年前)的中国地理环境格局,图片©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image.png

加之全球变冷和北极冰盖的形成,亚洲内陆盆地中现代沙漠、盐湖逐步形成,强化扩大,如中亚各大沙漠、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阿拉善盆地的腾格里沙漠和柴达木盐湖。

(塔克拉玛干沙漠巴音郭楞,图片©VCG)

image.png

(西部寒旱区荒漠-盐湖,图片©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image.png

这个独特的亚洲内陆温带极端干旱区与中国东部同样伸展到北纬55度附近地球上独有的最大亚洲季风湿润区,形成一对耦合气候环境系统。

(东部季风区南方丘陵--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岭),图片©VCG)

image.png

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地区,稳定地接受和保存了巨厚的从沙漠地区吹蚀携带而来的风沙粉尘堆积,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蔚为壮观的黄土高原,以及与此适应的草原地带和中国现今的农牧交错带。

(黄土高原,图片©VCG) 

image.png

从青藏高原东北部奔流而下的黄河,也是随着北部高原的加速隆升而切穿各个山峡和盆地,在约170-120万年前贯通,携带大量黄土高原泥沙,向东奔流入海。至此,中国现代西高东低的三大阶梯状地形,平均海拔约4500米的青藏高原-约1500米的黄土高原-低于百米的中国东部平原,大江大河东流,以及西部极端干旱、寒冷,东部温暖湿润,南方潮湿闷热,海洋环伺的中国现代地理格局框架形成。

(黄河冲积而成的平面,图片©VCG)

image.png

05 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中华民族诞生

进入冰后期一万年以来的全新世,气候总体变得温暖湿润,尤其在距今约8500-3000年间的全新世中期的大暖期,气候比现在更加温暖湿润。

大地风调雨顺,黄土高原和中原黄河流域的黄泛区松散肥沃的黄土泥沙,非常适合早期仅能使用原始石头工具的祖先耕作。因此,农业文明首先在黄河流域发展起来,而不是在南方长江、珠江等流域,那里树林茂密,需要铜铁刀具出现后才能砍伐森林进行农业耕作。

(广袤的农田,图片©VCG)

image.png

耕作农业文明最核心的自然思想是守着自己开发的“一亩三分地”耕作就可以丰衣足食,从而衍生出内敛、和谐和不具攻击性的文化和文明特征,中央集权的实施和独尊儒家的文化统一形成的内聚力,以及佛教的传入,强化了这一特征。而相对丰富的农作食物供给,又可催生和供养得起一些不直接依赖耕作的“富余”人员进行哲学思考和知识经验总结,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和人口的发展。

最近3000年来气候总体向相对干冷方向发展,而在一些极端干冷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通过南下战争与征服,与中原文明进行交流融合,并在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过渡地带,形成中原耕作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农牧交错带,它决定了中国历史、民族、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即著名的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图片©新华社)

image.png

这个地理格局既促使现代中国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景观和中华农耕民族和文明的诞生,同时又保护了它们的安全,使文明得以连续绵延至今,尤其在接受和融合了来自海洋的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后,越发变得生机勃勃,正迈向美好的未来。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格局,图片©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image.png

参考文献:

【1】陈发虎, 安成邦, 董广辉, 张东菊, 2017. 丝绸之路与泛第三极地区人类活动、环境变化和丝路文明兴衰. 中国科学院院刊, 32(9): 967-975.

【2】方小敏, 赵志军, 李吉均等, 2004. 祁连山北缘酒西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与高原隆升. 中国科学 (D辑), 34(2): 97–106.

【3】李吉均, 方小敏, 1998.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科学通报, 43(15), 1569-1574.

【4】李理, 赵利, 刘海剑等, 2015. 渤海湾盆地晚中生代-新生代伸展和走滑构造及深部背景. 地质科学, 50(2): 446–472.

【5】刘梦雪, 魏东平, 史亚男, 2017. 日本海的形成与演化模式综述. 地球物理学进展, 32(6): 2341–2352.

【6】邱铸鼎, 李传夔,2004. 中国哺乳动物区系的演变与青藏高原的抬升. 中国科学(D辑), 34(9): 845–854.

【7】汪品先,2005. 新生代亚洲形变与海陆相互作用. 地球科学, 30(1): 1–18.

【8】吴福元, 徐义刚, 高山等,2008. 华北岩石圈减薄与克拉通破坏研究的主要学术争论. 岩石学报, 24(6): 1145–1174.

【9】徐义刚,1999. 岩石圈的热-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与岩石圈减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8(1): 1–5.

【10】朱光, 王道轩, 刘国生等,2004.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地质科学, 41(2): 226–241.382–402.

【11】An Z. S., Porter S.C., Kutzbach J.E., et al., 2000. Asynchronous Holocene optimum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19, 743-762.

【12】An Z. S., Kutzbach J.E., Prell W.L., et al., 2001. Evolution of Asian monsoons  and phased uplift of the Himalaya Tibetan plateau since late Miocene times. Nature, 411, 62–66.

【13】Bosboom R E, Abels H A, Hoorn C, et al.,2014. Aridification in continental Asia after the Middle Eocene Climatic Optimum (MECO).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389: 34–42.

【14】Deng T., Ding L., 2015. Paleoaltimetry reconstructio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_progress and contradiction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 417–437.

【15】Ding L., Spicer R. A., Yang J., et al.,2017. Quantifying the rise of the Himalaya oroge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South Asian monsoon. Geology, 45: 215–218.

【16】Ding L., Xu Q., Yue Y., et al.,2014. The Andean-type Gangdese Mountains: Paleoelevation record from the Paleocene-Eocene Linzhou Basin. Earth Planet Sci Lett, 392: 250–264.

【17】Ding Z., Yu Z., Rutter N. And Liu T., 1994. Towards an orbital time scale for Chinese loess deposits.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13, 39-70.

【18】Fang X.M., An Z.S., Clemens S.C., et al.,2020. The 3.6 Ma aridity and Westerlies history over mid-latitude Asia linked with global climatic cooling. PNAS, 117(40), 24,729-24,734.

【19】Fang X. M., Dupont-NivetG., Wang C.S., et al., 2020. Revised chronology of central Tibetan uplift (Lunpola Basin). Science Advance, 6 : eaba7298, 1-10.

【20】Ge Q. S., Zheng J. Y., Hao Z. X., et al., 2010. Temperature variation through 2000 years in China: An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re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7(3).

【21】Guo Z. T., Ruddiman W. F., Hao Q. Z., et al., 2002. Onset of Asian desertification by 22 Myr ago inferred from loess deposition in China. Nature, 416:159–163.

【22】Guo Z. T., Sun B., Zhang Z. S., et al., 2008. A major reorganization of Asian climate by the early Miocene. Climate of the Past, 4: 153–174.

【23】Hus K. Sun J., 1998.climate, hunger, and mass migration. Sci. China Earth Sci. 41,449-472. doi:10.1007/bf02877737

【24】Leloup P. H., Lacassin R., Tapponnier P., et al., 1995. The Ailao Shan-Red River shear zone (Yunnan, China), Tertiary transform boundary of Indochina. Tectonophysics, 251, 3–84.

【25】Li J. J., Fang X. M., Song C. H., et al. 2014. Late Miocene–Quaternary rapid stepwise uplift of the N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effects on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Quaternary Research, 81: 400–423.

【26】Tan L. C.,Dong G. H., An Z. S., et al.,2020. Megadrought and cultural exchange along the proto-silk road, Science Bulletin, /10.1016/j.scib.2020.10.011

【27】Pan B.T., Hu Z.B., Wang J.P., et al., 2012. The approximate age of the planation surface and the incision of the Yellow River.  Palaeogeogr. Palaeoclimatol. Palaeoecol.356e357, 54e61.

【28】Sun J. M., Liu T. S., 2006. The age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Science, 312(5780): 1621–1621.

【29】Sun J. M., Windley B. F., Zhang Z. L., et al., 2016. Diachronous seawater retreat from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Tarim Basin in the late Eocene.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16: 222–231.

【30】Wang C. S., Zhao X. X., Liu Z. F., et al., 2008. Constraints on the early uplift history of the Tibetan Plateau.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5: 4987–4992.

【31】Zheng H. B., Clift P. D., Wang P., et al., 2013. Pre-Miocene birth of the Yangtze River. PNAS, 110(19): 7556–7561.

 -  全文完  -  

感谢阅读

创作团队

策划 | 姚檀栋、安宝晟、刘勇勤、 姚汝桢、 王伟财、李久乐、陈文锋、刘  翀、 周蕾蕾、 戴玉凤

撰文 | 方小敏

审核 | 姚檀栋、方小敏

编辑 | 戴玉凤、姚汝桢、周蕾蕾

青藏高原,如何孕育中国?
发布时间: 2020-12-31

提起中国,人们脑海里会浮现沿黄河、长江辛勤劳动的炎黄子孙,一定还会联想到西部神秘的高原,陡峭的山峰、圣洁的冰川、无垠的沙漠,以及东部一马平川的绿色平原。

这恰好形象地勾画了中国最重要的自然地理特征:中国地形的三级阶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东部平原。

(中国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地貌格局,图片©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image.png

但是,早期地质时代,中国的古地理格局并不是这样的,而是东高西低。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得地形逐渐变得西高东低,造成大江大河水系向东流。

隆起的青藏高原,在其东南面形成湿润的季风气候,而在其西北面形成干旱气候。两者之间为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带,从而得以堆积和保存了易于侵蚀的松散黄土,形成黄土高原和农牧交错带。

黄土高原和中国中东部季风区黄河流域,肥沃松软的黄土地,催生了内敛和谐的农耕文明和中华民族;而中国西部半干旱-半湿润区的草原,则繁衍了各个时代的北方游牧民族。几千年下来,随着各民族的不断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大中华文明。

(西北半干旱-半湿润带塞北草原,图片©VCG)

image.png

01 青藏高原隆升前期:乾坤西东

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中国的地势东高西低。东部由于太平洋的低角俯冲挤压而隆起成高原,西部为特提斯海域所超覆,大江大河主要向西流。

整个中国基本都在地球固有的亚热带高空干燥下沉气流控制之下,形成醒目的亚热带副高干旱带,南北范围从北纬18度一直扩展到北纬38度左右,气候炎热干旱。风沙、盐湖和红色洪积洪泛平原横贯大半中国。 

(白垩纪早期中国地形和自然地理环境格局,黑色线代表中国现代轮廓,图片©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image.png

这个地貌格局直到白垩纪中期开始明显改变。由于太平洋板块挤压而加厚的中国东部岩石圈,下部因重量和软流圈中上涌岩浆动力化学侵蚀底劈而脱落,拆离沉入地幔中,岩石圈被减薄,失去支撑的上部地壳和岩石圈开始垮塌,地表高原坍塌。同时,约2400公里长的引发唐山大地震的郯庐断裂也逐步形成,强烈走滑,向北扩展,整个中国东部地区发生大规模区域性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活动。我们所熟知的黄山、泰山等著名山岳,就是这期间形成的花岗岩和火山岩受到后期季风降水侵蚀后的结果。

(花岗岩和火山岩侵蚀后形成的黄山,图片©VCG)

image.png

02 青藏高原隆升早期:胚胎初成

大约在5500万年左右前的早新生代时期,快速北漂的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然后持续向北挤进2000多公里,导致此处新特提斯海逐步关闭(但海水直到约3800万年前才全部退完),以及亚洲大规模的挤压变形和青藏高原逐步隆起。

首先是亚洲大陆南缘开始受到强烈挤压向北推进,地壳缩短加厚,地表开始隆起。冈底斯山和唐古拉山可能在早期白垩纪变形隆起的基础上,更加明显抬升,成为高山。但是,冈底斯山和唐古拉山之间仍为低海拔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湖泊广布,成为动植物繁衍的乐土。

青藏高原东南部被挤出和快速大幅度顺时针旋转,红河断裂开始强烈大幅度走滑,向东扩展可能导致了南海渐新世的逐步拉开和形成。高原北部也开始同步响应,早期山地开始缓慢隆升,周边新生代大型盆地形成。

中国西部副特提斯海,在全球早始新世高海平面和盆地沉陷联合作用下,海水进一步侵入到塔里木盆地中部和青藏高原西部。与此同时,深部地幔上部受挤岩浆可能向东运动,与太平洋板块下的上地幔岩浆形成联动,由东向西俯冲插入中国东部下的太平洋板块加速变陡、向东回撤,中国东部开始更大范围的显著沉降,早期高原已经彻底消失,形成中国东部一系列断陷盆地,由北往南如三江盆地、抚顺盆地、渤海湾盆地、南黄海-苏北盆地、合肥盆地、江汉盆地、洞庭湖盆地和鄱阳湖盆地,并且海水开始灌入这些沉陷盆地。

横亘中国的亚热带干旱古气候还没有改变,因而沉陷盆地无论在中国西部、中东部,还是青藏高原中北部范围,仍然全为盐湖,沉积了巨厚石膏和大量盐类矿产。

而中国南方云贵高原以南和青藏高原中南部已经被北进到亚热带南部的亚洲季风所覆盖,气候转为亚热带-热带湿润环境,湖泊、森林和沼泽密布,形成了后期的大量煤炭。

(始新世晚期(约4000万年前)的中国地理环境格局,图片©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image.png

但是由于青藏高原主体隆起不高,大型哺乳动物仍可以在高原南北自由游走。

(大型哺乳动物游走在藏高原南北地形断面上,图片©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image.png

03 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时期:呼之欲出

大约从晚渐新世-中新世初期开始(约2600-2200万年前),随着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挤压,青藏高原南缘不仅向北移动,而且中南部和广大北部地区也都开始显著抬升,喜马拉雅山开始强烈隆起,云贵高原基本形成。中国南方早期沉降结束,转为抬升,侵蚀形成南方美丽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和丹霞地貌丘陵。

(云贵高原喀斯特景观,图片©VCG)

image.png

太平洋板块也联动加速后撤,岩浆普遍上涌,日本海扩张拉开,整个中国东部转为区域性热坳陷,跨盆地超覆沉积了巨厚的新近纪松散沉积物,形成今天的中国东部各大平原。

亚洲季风显著增强北进,中国中东部亚热带干旱区消失,取而代之为温暖湿润的亚洲季风气候,森林、湖泊和泻湖泥炭煤层密布,大江大河东流,现代长江诞生。

(中新世早期(约2000万年前)的中国地理环境格局,图片©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image.png

与此同时,由于隆起的青藏高原对南来的亚洲季风和西来的中纬度西风的阻挡,西风被迫绕流形成高空下沉气流,以及中国西部的副特提斯海向西退出至塔吉克以西,中国西部和中亚的原亚热带干旱区显著强化,向北大范围扩展,形成地球上独特的亚洲内陆广袤温带极端干旱区。

(塔里木盆地克孜勒苏,图片©VCG)

image.png

04 现代地理环境格局形成:呱呱坠地

大约从800万年前开始,尤其360万年以来,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帕米尔和邻近天山、阿尔泰山强烈加速隆起。

(上新世(约360万年前)的中国地理环境格局,图片©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image.png

加之全球变冷和北极冰盖的形成,亚洲内陆盆地中现代沙漠、盐湖逐步形成,强化扩大,如中亚各大沙漠、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阿拉善盆地的腾格里沙漠和柴达木盐湖。

(塔克拉玛干沙漠巴音郭楞,图片©VCG)

image.png

(西部寒旱区荒漠-盐湖,图片©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image.png

这个独特的亚洲内陆温带极端干旱区与中国东部同样伸展到北纬55度附近地球上独有的最大亚洲季风湿润区,形成一对耦合气候环境系统。

(东部季风区南方丘陵--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岭),图片©VCG)

image.png

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地区,稳定地接受和保存了巨厚的从沙漠地区吹蚀携带而来的风沙粉尘堆积,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蔚为壮观的黄土高原,以及与此适应的草原地带和中国现今的农牧交错带。

(黄土高原,图片©VCG) 

image.png

从青藏高原东北部奔流而下的黄河,也是随着北部高原的加速隆升而切穿各个山峡和盆地,在约170-120万年前贯通,携带大量黄土高原泥沙,向东奔流入海。至此,中国现代西高东低的三大阶梯状地形,平均海拔约4500米的青藏高原-约1500米的黄土高原-低于百米的中国东部平原,大江大河东流,以及西部极端干旱、寒冷,东部温暖湿润,南方潮湿闷热,海洋环伺的中国现代地理格局框架形成。

(黄河冲积而成的平面,图片©VCG)

image.png

05 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中华民族诞生

进入冰后期一万年以来的全新世,气候总体变得温暖湿润,尤其在距今约8500-3000年间的全新世中期的大暖期,气候比现在更加温暖湿润。

大地风调雨顺,黄土高原和中原黄河流域的黄泛区松散肥沃的黄土泥沙,非常适合早期仅能使用原始石头工具的祖先耕作。因此,农业文明首先在黄河流域发展起来,而不是在南方长江、珠江等流域,那里树林茂密,需要铜铁刀具出现后才能砍伐森林进行农业耕作。

(广袤的农田,图片©VCG)

image.png

耕作农业文明最核心的自然思想是守着自己开发的“一亩三分地”耕作就可以丰衣足食,从而衍生出内敛、和谐和不具攻击性的文化和文明特征,中央集权的实施和独尊儒家的文化统一形成的内聚力,以及佛教的传入,强化了这一特征。而相对丰富的农作食物供给,又可催生和供养得起一些不直接依赖耕作的“富余”人员进行哲学思考和知识经验总结,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和人口的发展。

最近3000年来气候总体向相对干冷方向发展,而在一些极端干冷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通过南下战争与征服,与中原文明进行交流融合,并在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过渡地带,形成中原耕作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农牧交错带,它决定了中国历史、民族、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即著名的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图片©新华社)

image.png

这个地理格局既促使现代中国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景观和中华农耕民族和文明的诞生,同时又保护了它们的安全,使文明得以连续绵延至今,尤其在接受和融合了来自海洋的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后,越发变得生机勃勃,正迈向美好的未来。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格局,图片©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image.png

参考文献:

【1】陈发虎, 安成邦, 董广辉, 张东菊, 2017. 丝绸之路与泛第三极地区人类活动、环境变化和丝路文明兴衰. 中国科学院院刊, 32(9): 967-975.

【2】方小敏, 赵志军, 李吉均等, 2004. 祁连山北缘酒西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与高原隆升. 中国科学 (D辑), 34(2): 97–106.

【3】李吉均, 方小敏, 1998.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科学通报, 43(15), 1569-1574.

【4】李理, 赵利, 刘海剑等, 2015. 渤海湾盆地晚中生代-新生代伸展和走滑构造及深部背景. 地质科学, 50(2): 446–472.

【5】刘梦雪, 魏东平, 史亚男, 2017. 日本海的形成与演化模式综述. 地球物理学进展, 32(6): 2341–2352.

【6】邱铸鼎, 李传夔,2004. 中国哺乳动物区系的演变与青藏高原的抬升. 中国科学(D辑), 34(9): 845–854.

【7】汪品先,2005. 新生代亚洲形变与海陆相互作用. 地球科学, 30(1): 1–18.

【8】吴福元, 徐义刚, 高山等,2008. 华北岩石圈减薄与克拉通破坏研究的主要学术争论. 岩石学报, 24(6): 1145–1174.

【9】徐义刚,1999. 岩石圈的热-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与岩石圈减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8(1): 1–5.

【10】朱光, 王道轩, 刘国生等,2004.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地质科学, 41(2): 226–241.382–402.

【11】An Z. S., Porter S.C., Kutzbach J.E., et al., 2000. Asynchronous Holocene optimum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19, 743-762.

【12】An Z. S., Kutzbach J.E., Prell W.L., et al., 2001. Evolution of Asian monsoons  and phased uplift of the Himalaya Tibetan plateau since late Miocene times. Nature, 411, 62–66.

【13】Bosboom R E, Abels H A, Hoorn C, et al.,2014. Aridification in continental Asia after the Middle Eocene Climatic Optimum (MECO).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389: 34–42.

【14】Deng T., Ding L., 2015. Paleoaltimetry reconstructio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_progress and contradiction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 417–437.

【15】Ding L., Spicer R. A., Yang J., et al.,2017. Quantifying the rise of the Himalaya oroge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South Asian monsoon. Geology, 45: 215–218.

【16】Ding L., Xu Q., Yue Y., et al.,2014. The Andean-type Gangdese Mountains: Paleoelevation record from the Paleocene-Eocene Linzhou Basin. Earth Planet Sci Lett, 392: 250–264.

【17】Ding Z., Yu Z., Rutter N. And Liu T., 1994. Towards an orbital time scale for Chinese loess deposits.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13, 39-70.

【18】Fang X.M., An Z.S., Clemens S.C., et al.,2020. The 3.6 Ma aridity and Westerlies history over mid-latitude Asia linked with global climatic cooling. PNAS, 117(40), 24,729-24,734.

【19】Fang X. M., Dupont-NivetG., Wang C.S., et al., 2020. Revised chronology of central Tibetan uplift (Lunpola Basin). Science Advance, 6 : eaba7298, 1-10.

【20】Ge Q. S., Zheng J. Y., Hao Z. X., et al., 2010. Temperature variation through 2000 years in China: An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re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7(3).

【21】Guo Z. T., Ruddiman W. F., Hao Q. Z., et al., 2002. Onset of Asian desertification by 22 Myr ago inferred from loess deposition in China. Nature, 416:159–163.

【22】Guo Z. T., Sun B., Zhang Z. S., et al., 2008. A major reorganization of Asian climate by the early Miocene. Climate of the Past, 4: 153–174.

【23】Hus K. Sun J., 1998.climate, hunger, and mass migration. Sci. China Earth Sci. 41,449-472. doi:10.1007/bf02877737

【24】Leloup P. H., Lacassin R., Tapponnier P., et al., 1995. The Ailao Shan-Red River shear zone (Yunnan, China), Tertiary transform boundary of Indochina. Tectonophysics, 251, 3–84.

【25】Li J. J., Fang X. M., Song C. H., et al. 2014. Late Miocene–Quaternary rapid stepwise uplift of the N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effects on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Quaternary Research, 81: 400–423.

【26】Tan L. C.,Dong G. H., An Z. S., et al.,2020. Megadrought and cultural exchange along the proto-silk road, Science Bulletin, /10.1016/j.scib.2020.10.011

【27】Pan B.T., Hu Z.B., Wang J.P., et al., 2012. The approximate age of the planation surface and the incision of the Yellow River.  Palaeogeogr. Palaeoclimatol. Palaeoecol.356e357, 54e61.

【28】Sun J. M., Liu T. S., 2006. The age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Science, 312(5780): 1621–1621.

【29】Sun J. M., Windley B. F., Zhang Z. L., et al., 2016. Diachronous seawater retreat from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Tarim Basin in the late Eocene.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16: 222–231.

【30】Wang C. S., Zhao X. X., Liu Z. F., et al., 2008. Constraints on the early uplift history of the Tibetan Plateau.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5: 4987–4992.

【31】Zheng H. B., Clift P. D., Wang P., et al., 2013. Pre-Miocene birth of the Yangtze River. PNAS, 110(19): 7556–7561.

 -  全文完  -  

感谢阅读

创作团队

策划 | 姚檀栋、安宝晟、刘勇勤、 姚汝桢、 王伟财、李久乐、陈文锋、刘  翀、 周蕾蕾、 戴玉凤

撰文 | 方小敏

审核 | 姚檀栋、方小敏

编辑 | 戴玉凤、姚汝桢、周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