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幻灯新闻

聚焦珠峰地区气候和环境变化--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举办第四届青年科学家论坛
发布时间: 2021-11-29

12月19日,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与中科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第三极环境计划(TPE)瑞典中心联合举办第四届青年科学家论坛。论坛围绕珠峰地区气候和环境变化,以主旨报告和圆桌会议形式开展交叉学科讨论。来自中国、美国、荷兰、瑞典、尼泊尔等国的80余位青年科学家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参会。

图为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秘书长、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扬建致辞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秘书长、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扬建表示: “为给第三极地区的青年学者、以及从事第三极区域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更多互动和对话的机会,搭建青年科学家交流的国际平台,加强在第三极地区环境研究方面的科学合作,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特联合举办此次青年科学家论坛。”

图为中科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执行主任汪涛研究员与青年科学家进行云上讨论

美国内华达大学助理教授曹文融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西藏冈底斯岩基的地壳掀斜过程及其机制。冈底斯地壳拉萨至林芝段的基岩压力具有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特点,反映了剥露深度逐渐加深。而压力随年龄变化不明显,掀斜可能发生在晚期。曹文融提出“由于东构造结的快速剥露,导致附近冈底斯岩基地壳掀斜”的假说模型,并通过单层地壳及双层地壳的流变学模型模拟佐证了这一假说。建立了冈底斯地壳的连续剖面,冈底斯地壳呈现“东深西浅”的特点,并通过地壳埋深-剥露历史反映了陆缘俯冲-碰撞演化过程。而大规模剥露可能消耗了大气二氧化碳,使得新生代全球变冷。

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季风甚至全球的天气和气候。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马伟强介绍了有关建立高原大气边界层综合观测网络、揭示高原典型下垫面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的变化特征及其变化机理等研究成果。马伟强在介绍珠峰观测站情况时表示:“我们的相关研究,突破了以往卫星遥感和模拟高原地表热通量初始场缺乏和验证困难的瓶颈,为研究高原大气边界层过程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研究提供了详实、客观、准确的观测依据,提升了我国在高原大气边界层观测领域的国际学术竞争力。”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博士后菲利普·克莱恩布林克(Philip Kraaijenbrink)介绍了气候变化对第三极地区冰冻圈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三极地区的升温速度,相较全球其他地区的平均值更快,即使在升温摄氏1.5度的情况下,第三极地区近36%的冰川将会在2100年前消失,积雪也将大面积萎缩,这将影响下游地区依靠冰雪融水获得洁净用水的数亿人。 

围绕青藏高原水循环研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汤秋鸿在报告中指出,青藏高原水循环正在加速,这种加速与周边地区的环境变化有关;气候变化导致的洪水风险可以通过水库来部分缓解;已经开发的干旱和洪水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应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水资源的挑战。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沙利克·拉姆·西格德尔(Shalik Ram Sigdel)作了气候变暖情况下喜马拉雅树线变化研究的报告。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树线位置会向高海拔迁移。在喜马拉雅山区,连续分布的高山树线是观察气候变化对高寒生态系统影响的敏感指示器。研究发现,除气候因子外,树木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等生物因子也会影响树线变化。

第三极环境计划(TPE)瑞典中心、瑞典哥德堡大学欧廷海博士主持了云上圆桌会议。与会青年科学家围绕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植被的影响、如何评估青藏高原碳汇、亚洲水塔的变化及其对径流和冰川的影响、青藏高原与南北极气候的遥相关、青藏高原地表和大气相互作用等话题开展讨论,线上线下互动热烈。

除了北极和南极以外,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地区环境变化越来越受到学界和国际社会关注。在日益发展的第三极环境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青年科学家成为科研骨干力量。推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事业长足发展,扶持和鼓励青年科研人员成长,是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该研究会积极创办青年科学家论坛,并纳入每年举办的学术会议计划。过去三年,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先后在昆明、林芝、北京举办了题为“在第三极研究中的机遇、责任与担当”“新青藏,新青年,新贡献,新发展”“在第三极研究中的机遇、责任与担当”的青年科学家论坛。论坛上发起的“第三极青年科学家联盟倡议”也得到了广大青年科学家的积极响应。(文/周蕾蕾 戴玉凤)


聚焦珠峰地区气候和环境变化--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举办第四届青年科学家论坛
发布时间: 2021-11-29

12月19日,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与中科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第三极环境计划(TPE)瑞典中心联合举办第四届青年科学家论坛。论坛围绕珠峰地区气候和环境变化,以主旨报告和圆桌会议形式开展交叉学科讨论。来自中国、美国、荷兰、瑞典、尼泊尔等国的80余位青年科学家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参会。

图为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秘书长、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扬建致辞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秘书长、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扬建表示: “为给第三极地区的青年学者、以及从事第三极区域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更多互动和对话的机会,搭建青年科学家交流的国际平台,加强在第三极地区环境研究方面的科学合作,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特联合举办此次青年科学家论坛。”

图为中科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执行主任汪涛研究员与青年科学家进行云上讨论

美国内华达大学助理教授曹文融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西藏冈底斯岩基的地壳掀斜过程及其机制。冈底斯地壳拉萨至林芝段的基岩压力具有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特点,反映了剥露深度逐渐加深。而压力随年龄变化不明显,掀斜可能发生在晚期。曹文融提出“由于东构造结的快速剥露,导致附近冈底斯岩基地壳掀斜”的假说模型,并通过单层地壳及双层地壳的流变学模型模拟佐证了这一假说。建立了冈底斯地壳的连续剖面,冈底斯地壳呈现“东深西浅”的特点,并通过地壳埋深-剥露历史反映了陆缘俯冲-碰撞演化过程。而大规模剥露可能消耗了大气二氧化碳,使得新生代全球变冷。

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季风甚至全球的天气和气候。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马伟强介绍了有关建立高原大气边界层综合观测网络、揭示高原典型下垫面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的变化特征及其变化机理等研究成果。马伟强在介绍珠峰观测站情况时表示:“我们的相关研究,突破了以往卫星遥感和模拟高原地表热通量初始场缺乏和验证困难的瓶颈,为研究高原大气边界层过程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研究提供了详实、客观、准确的观测依据,提升了我国在高原大气边界层观测领域的国际学术竞争力。”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博士后菲利普·克莱恩布林克(Philip Kraaijenbrink)介绍了气候变化对第三极地区冰冻圈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三极地区的升温速度,相较全球其他地区的平均值更快,即使在升温摄氏1.5度的情况下,第三极地区近36%的冰川将会在2100年前消失,积雪也将大面积萎缩,这将影响下游地区依靠冰雪融水获得洁净用水的数亿人。 

围绕青藏高原水循环研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汤秋鸿在报告中指出,青藏高原水循环正在加速,这种加速与周边地区的环境变化有关;气候变化导致的洪水风险可以通过水库来部分缓解;已经开发的干旱和洪水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应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水资源的挑战。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沙利克·拉姆·西格德尔(Shalik Ram Sigdel)作了气候变暖情况下喜马拉雅树线变化研究的报告。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树线位置会向高海拔迁移。在喜马拉雅山区,连续分布的高山树线是观察气候变化对高寒生态系统影响的敏感指示器。研究发现,除气候因子外,树木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等生物因子也会影响树线变化。

第三极环境计划(TPE)瑞典中心、瑞典哥德堡大学欧廷海博士主持了云上圆桌会议。与会青年科学家围绕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植被的影响、如何评估青藏高原碳汇、亚洲水塔的变化及其对径流和冰川的影响、青藏高原与南北极气候的遥相关、青藏高原地表和大气相互作用等话题开展讨论,线上线下互动热烈。

除了北极和南极以外,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地区环境变化越来越受到学界和国际社会关注。在日益发展的第三极环境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青年科学家成为科研骨干力量。推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事业长足发展,扶持和鼓励青年科研人员成长,是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该研究会积极创办青年科学家论坛,并纳入每年举办的学术会议计划。过去三年,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先后在昆明、林芝、北京举办了题为“在第三极研究中的机遇、责任与担当”“新青藏,新青年,新贡献,新发展”“在第三极研究中的机遇、责任与担当”的青年科学家论坛。论坛上发起的“第三极青年科学家联盟倡议”也得到了广大青年科学家的积极响应。(文/周蕾蕾 戴玉凤)